何謂“不動心” 五忠 劉科伶

自從學了“孟子·公孫醜”後,我發現這裡面孟子給公孫醜講的道理,有很多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呢,比如有一章裡的“何謂不動心。”知識真是無處不在啊!下面是一個例子:

這個星期是我這學期第一次回家,所以我非常興奮,但是媽媽見到我後說的第一句話讓我頓時悲痛萬分——“女兒,你知道嗎?”媽媽臉色沉重地說:“3月10日你曾祖母去世了。”“去世了”, “去世了”, “去世了”。這三個字一直在我耳邊回響,我心頭猛地一震,之後就痛苦不堪。過了幾天,當我慢慢從悲痛中恢復過來時,媽媽利用我和她在外散步時,問我:“女兒,你想聽聽你曾祖母年輕時的故事嗎?”我雖然不想再提起曾祖母,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,我還是點了點頭。於是媽媽開始講了……

聽完了曾祖母的故事後,我感慨萬分,忽覺得曾祖母的故事與我們剛學過的“孟子·公孫醜”的一章有相似之處,剛好這次周記題目也是這個——“何謂不動心”。曾祖母生前,她嫁到婆家到現在80年了,從來沒與任何人爭吵過,80年啊, 一直沒有。因為她為人非常大度寬容,什麼事都讓著別人。最重要的是她還非常善良。在曾祖母中年的那個時代,人們都還非常貧窮,別說穿了,就連吃飯也是常常吃了上一頓愁下一頓。那些年又遇到河南經常發水災,很多莊稼都被沖壞了,正好那時又是秋收季節,有很多河南人吃不上飯,於是就到我曾祖母的家鄉來乞討。當時曾祖母家都是半飢半飽的日子,但是曾祖母不忍心看見自己的同胞們挨餓,就把家裡原本就所剩不多的米人了一大半給他們。像這樣的事隔幾日就會重現,但我善良的曾祖母從沒拒絕過一個人,每次都會分給他們一些米,最少也是一碗。哪怕接下來的日子他們全家只吃菜粥,也從沒少過。

再來說感情上的問題吧,曾祖母15歲時就出嫁了,他丈夫(也就是我曾祖父)是學醫的,所以經常到外地去給別人治病,但是後來曾祖父在鴉片戰爭中不幸迷上了鴉片,花光了家裡的所有家產,後來又沒有錢買鴉片,正在這時他碰上了他的第二個妻子——我的小曾祖母。她們家是開鴉片店的,非常富有,所以曾祖父就看上了她(確切地說是看上了鴉片),之後就娶了她。從此更管不了我曾祖母了。可憐我曾祖母,當時正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,期盼著曾祖父的歸來,但是等來的卻是曾祖父在外又娶了別一個女人,永遠不會再回來的消息時,她最後選擇了大度包容和原諒。於是我曾祖母開始默默無聞地撫養她的兩個孩子,從沒向曾祖父要過一分錢,也從沒和小曾祖母過不去。就這樣艱難地養大了她的兩個孩子……

這就是曾祖母的故事,一個令我敬佩的曾祖母,她有很多世人值得去學習的品質——不動心、大度、寬容、善良。這就是我認為的“何謂不動心”的答案。